加强医疗救治力量建设,应对未来实力相当军事冲突——来自俄乌冲突战伤救治的经验
策划 | 卫勤小组

卫勤小组:
前期平台推送的《未来大规模作战对战伤救治的影响与挑战》一文中提到了目前俄乌冲突期间伤员的致伤机制及伤因分析,小编根据该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找到另一篇以美国地方救援组织视角,基于俄乌冲突期间乌方伤员情况(武器特点造成的伤情特点)及医疗卫生资源供应保障(医疗设施遭到严重打击且由于空域、通信的限制无法开展空运医疗后送,外科及复苏力量严重不足)情况,分析美国应该如何为未来应对实力相当对手( near peer adversaries ,NPAs)军事冲突伤员救治做好能力建设与储备的文献(Putting Medical Boots on the Ground: Lessons from the War in Ukraine and Applications for Future Conflict with Near-Peer Adversaries),简单翻译整理,供各位参考。
本文作者来自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组织——全球外科及医疗支持小组(Global Surgical and Medical Support Group,GSMSG),根据其官方网站显示,GSMSG由数名内、外科医生创立于2015年,早期参与伊拉克军事冲突期间的伤员救治工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千余名专业医务人员(含美军退役特战医务人员)的专业医疗团队,在战伤现场救治、外科手术、冲突地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后,GSMSG即派出一支10人专科手术队参与乌方伤员救治并对乌方人员进行战伤救治培训,后续又增派、轮换了烧伤、血管、神经、ICU等专科力量参与乌方伤员救治与人员培训。本文是GSMSG成员在乌克兰1年多以来的工作经验总结。GSMSG认为,在既往非对称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占据了绝对的空中、海上及地面优势,能够确保快速高效的医疗后送,但在未来与NPAs的冲突中这种优势可能不复存在,因此做好医疗救治(卫勤保障)方面的未雨绸缪十分必要。
本期翻译整理:Rachel
原文链接: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344429/
PS:原文题名为putting medical boots on the ground,小编查了下,boots on the ground 是一个固定搭配,指:Soldiers who are on active duty and physically present during a combat operation,所以暂译为:加强未来军事行动医疗救治力量建设。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而与实力相当对手( near peer adversaries ,NPAs)的军事冲突中,双方可能都使用重型、射程更远的武器,从而增加了战伤减员率(死亡率、伤死率等)。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队使用了现代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配有先进的双聚能装药( missiles with advanced dual shaped charge )或温压弹头的导弹,这些温压武器能够造成钝器伤、穿透伤以及大面积热损伤。最近一起使用该类武器的作战,造成现场12人立即死亡,死亡人员距离弹着点不到20米。而位于60米外的伤员尽管进行了现场复苏与医疗后送和复苏尝试,但由于全身80%的面积烧伤,仍在72小时内死亡。
俄罗斯军队使用的燃烧弹药会导致伤员发生严重的深度烧伤、有机磷中毒,弹药燃烧还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由于烧伤救治的复杂性,还需要大量的复苏液体与血液制品,烧伤伤员的救治将给医疗后勤带来巨大的负担与挑战。未来与NPAs的作战行动中,对严重烧伤伤员的医疗救治需求应提前规划。俄罗斯广泛使用的现代反坦克制导导弹会造成遭袭车辆中人员将近75%的致死率,伤员存活率明显低于非定向爆炸伤害,如火炮和迫击炮。此外,还有反坦克地雷,弹药是用标准化的、一致的结构制造的,规模及杀伤力相对IED要大得多。
由于作战双方实力相当,伤员的快速后送及医疗救治力量的快速响应能力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由于作战双方会使用远程武器(如巡航导弹或无人驾驶飞机)在前线以外进行精确打击,只有当伤员远离冲突战场时,来自作战武器的威胁才会减轻。乌克兰的医疗设施成为俄罗斯军事打击目标,被远程导弹击中的最远地区为俄罗斯边界以西约400公里的日托米尔州(见下图)。此外,俄罗斯导弹袭击也会发生在波兰与乌克兰边境25公里内,这意味着俄罗斯武器可以袭击乌克兰任何城市的医疗救治机构。而在既往非对称军事行动中,敌方火力范围约为20公里。未来与NPAs的军事冲突中,敌方武器很可能能够到达距离前线数百公里的地方。如果在前线环境中进行手术,伤员需要在坚固和受保护的医疗设施中接受治疗,才能避免继续受到武器威胁,直到伤员完全离开战区。
在乌克兰冲突中,俄罗斯使用了工业规模的特制弹药,并持续发射火箭弹和炮弹。乌克兰医生分享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70%的乌克兰战斗伤亡是由俄罗斯军队的火炮和火箭弹造成的,很多伤员伴有涉及多器官系统的严重多发伤。相比之下,美军近年来低强度的军事冲突中,部分胸腔和腹腔受伤的伤员,四肢和身体其他部位几乎没有同时受伤,因此伤员最终仍可以存活。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使用的武器导致更多士兵受到更具毁灭性的伤害。在对在前线5公里范围内接受乌克兰军医治疗的100名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分析中,在这种接二连三的火炮和火箭弹袭击中,伤员的平均伤情评分(ISS)超过36分。常见的致伤机制包括多处高速穿透伤、气压伤、钝器伤以及创伤性脑损伤。
军人遭遇爆炸伤的同时也存在气压创伤效应,如果爆炸导致伤员被抛向空中或伤员被大型物体击中,还可能会造成钝性创伤。因此,未来在NPAs的军事冲突中,TBI的发生可能会更高。在美军既往军事行动中,单次简易爆炸装置爆炸造成的TBI发生率已经很高了,美军已经开始对简易爆炸装置造成的冲击效应通过记录的数据开展了研究。在既往美军的军事行动中,9%至28%的军人罹患TBI。2020年1月8日,美国在伊拉克的Al-Asad基地遭到伊朗弹道导弹的袭击,109名美国士兵发生了TBI,这次遇袭可以称得上是与NPAs的一次军事行动。在本次俄乌冲突中,几乎所有遭遇俄方火箭弹或炮火的伤员都出现了脑震荡和TBI相关症状,尽管这些症状往往被其他创伤掩盖。目前研究还无法预测如果伤员遭受连续的脑震荡或TBI,其长期影响是否会更加严重。在与NPAs作战情况下,TBI发生率会更高。加固和掩埋防御阵地,使人员不那么容易受到爆炸影响,可能有助于减轻各种武器爆炸、冲击造成的影响;然而,卫勤保障计划应针对TBI的救治需求研判,制定相关防护和和治疗措施。
这也意味着位于战术前沿的医疗队需要具备为伤员提供延时救护、损伤控制复苏,甚至是多次损伤控制手术的能力,然后才有条件将伤员转移出战术地区。在俄乌冲突期间,驻扎在战斗前线附近的UKRSOF外科医生在俄罗斯炮火和火箭弹的持续攻击间隙,将患者从受伤点转移到500米之外的固定设施,开展损伤控制性复苏或手术稳定伤员,为后送争取时间。未来在与NPAs作战的美军伤员可能要到几天后才能得到确定性治疗,而开展医疗救治的医护人员在战术区也随时有生命危险。
美国国防部制定的救治规则和临床实践指南中针对小型前沿外科团队提出了专门的能力要求,即能够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对2至4名外科伤员进行手术,并在16至72小时内收治3至8名患者。此外,手术队应该能够在1小时内撤收并重新机动部署。根据UKRSOF在俄乌冲突期间的救治经验,小型前沿外科手术队需要有能力在48小时内开展10次损伤控制复苏或手术,并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收治多达15名危重病人。这大约是美国一家中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收治能力。扩大前沿手术队的能力将使其机动性降低,难以重新部署。这就造成了一个明显的矛盾,一方面需要加强的前沿手术队的救治能力,另一方面又需要提升其机动性,使其能快速转移至更安全地点,并跟上不断机动的前线部队。
6. 专业外科力量缺乏
在美国,每年有近1000名外科专业的住院医师完成培训从事普通外科工作。目前在美国有25000名普通外科医生,其中大约有4130名是创伤外科医生。这些外科医生可以成为一个足够的潜在战伤外科人员库,可以在未来大规模动员的战争中提供合格的创伤外科服务。然而,即使有这么多合格的外科医生,美军也很难在日常维持一支精通损伤控制手术、能够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部署到前线作战区域的现成外科医生队伍。需要包括胸外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骨科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泌尿科医生、血管外科医生等在内各专业的外科医生来提供全面的战伤救治。而在乌克兰,能够处置战创伤的合格外科医生严重不足。
《柳叶刀》全球外科委员会(Lancet Commission on Global Surgery) 2014年收集的数据显示,乌克兰每10万人中有87名外科医生,但没有进一步按专业或活跃状态划分这一数字。由于缺乏足够的外科医生,乌克兰的任何执业外科医生,无论其培训或执业范围如何,都被动员参与乌方伤员的救治工作。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创与GSMSG合作,向乌克兰提供有关战创伤特定主题的教育和培训。截至2022年12月,GSMSG已为650多名乌克兰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举办了培训课程,并自战争开始以来与乌克兰外科医生一起参加了300多个手术室病例的实践培训。
在伤员发生及伤情方面:由于对方的精准打击武器系统,造成现有的个人防护装具防御能力降低,人员可能会被来自多个方向的武器击中;气压伤、TBI、多发伤、复合伤比例增加; 在救治机构与资源方面:由于对方武器打击范围较大,即使远离战斗前线百公里,开设的救治机构仍有遭到打击的可能;相关救治机构开设的投入将远超过既往(需要建设地下固定设施,为救治过程中遭受武器打击提供防护);短时间内开展安全的海陆空医疗后送基本不可能,需要机动性强的前沿手术队在具有掩体的坚固设施中开展损伤控制复苏与手术。 救治能力建设方面:前沿外科手术队需要能够同时处理更多的伤员;延时救护应成为日常战伤救治培训中的一部分;在日常演练中应加入通信中断后医疗后送与救治的科目,医疗救治机构应能够在无伤员信息通知的情况下接受伤员。 卫勤指挥与战备方面:由于电子干扰可能影响到卫勤指挥与控制,医疗资源在战现场的调配与使用权应下放到实地作战一线。需要在地方医疗系统培养有能力的外科医生,以便未来冲突发生后快速动员。虽然在损伤控制复苏与手术方面,专业医生是否有限,但可以通过模块化的培训课程开展队伍建设。仍要坚持使用联合创伤登记系统,记录、分析相关救治数据,持续优化救治流程与技术方法。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