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科普    高温行军建议,让你轻松应对“烤”验!

高温行军建议,让你轻松应对“烤”验!

创建时间:2024-09-11

策划 | 卫勤小组




高温天气部队徒步行军卫勤保障建议

作者按:

人永远是战斗力中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身体健康的人对部队的战斗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维护战斗人员身体健康,确保部队有持续稳定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军事问题。
长距离徒步行军是步兵最基本的机动手段。前期卫勤精兵介绍了陆战队如何预防中暑(陆战队如何预防中暑)以及长途行军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本篇结合以往的保障体会谈谈高温天气部队长途行军的一些保障建议,希望大家能通过平时的训练掌握战时长途行军的一些保障技巧。

一、出发前


1.了解人员健康情况

卫生人员出发前几天要去下面分队转转,了解分队里的人员健康状况,重点是了解那些近期有过腹泻、感冒发烧等症状的人员情况,因为他们虽看似能走路但是却很可能在行军途中出现问题。对于这类人要积极治疗(包括提前口服补液)和确保休息,不能走的不强求,能走的也要在行军途中高度关注(必要时,可以在他们头盔上做标识,以便于在大部队中监测)


2.指导科学饮水


(1)要补电解质溶液



      高温行军途中会出现不少热痉挛人员。这些人主要是因体内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钠丢失太多)而出现了下肢痉挛而失去了行动能力,所以不得不后送。其实他们的体温正常,精神状态也还不错,如能在行军途中一直科学补充电解质是可以完整走下来的。我们在救治中曾询问过他们的补水情况,大都是没有正确的补充电解质。

      人散热时排出的汗液中除了水分还有盐分,大量出汗后如只补充水分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会出现恶心、头晕和肌肉痉挛的症状。因此补液时不能单纯补水而是要补电解质。最好的补充方法是将口服补液盐(Ⅰ型)按比例溶于饮用水中口服。市售的口服补液盐有Ⅰ型、Ⅱ型和Ⅲ型共3个不同类型,只有Ⅰ型含碳酸氢钠高温环境下人体剧烈运动可能会出现横纹肌溶解,会造成肾脏损伤。而碳酸氢钠有一定的保护此类肾脏损伤的作用,因此用Ⅰ型口服补液盐补液是最适用于这个场景的。

没有口服补液盐或者不愿意服用时(很多人不喜欢口服补液盐的口味),也可建议补充些运动饮料(不少人在拉练前也会自购一些饮料)。目前的饮料有维生素饮料(脉动等)、功能饮料(红牛、东鹏等)和运动饮料(尖叫、宝矿力水特、佳得乐等)。只有运动饮料富含电解质和一定能量,适用于高强度运动中的口服补液。不过运动饮料不含碳酸氢钠,而且价格较高,所以整体效果还是不如口服补液盐(而且在战时,你能得到的可能也只有口服补液盐和水)。

(2)要多次小口补液



行军途中经常性小口饮水,因为一次性喝大量水会造成肠胃负担,影响行军速度。可以使用背负式的水囊,在行进途中随时饮水。而且水囊的储水量远大于水壶,更适宜用于长途行军中携带。
图1  背负式水囊

3.做好物资准备


(1)准备1个黑球湿球温度(WBGT)指数仪



我军的部队暑期高强度训练预防中暑专家共识以及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里(见卫勤精兵2022年7月16日的推文暑期部队高强度训练预防中暑专家共识)推荐用热指数指导训练防护。不过这个由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出的热指数只是结合温度和湿度换算出来的一个指数。而导致人员中暑的因素除了温度和湿度外还有太阳直射和身边的空气流动情况。因此美军很多预防中暑的技术文件中都是使用WBGT指数(最早由美海军提出)作为指导参考(卫勤精兵前期也有不少相关推文)。该指数能较好地综合评价人体所处环境接触到的热负荷,对高温环境下作业防护更有指导意义。一个热指数仪京东价三百多,有了它可以为你确定每小时补液量和其他预防中暑工作提供准确的参照。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体育赛事或训练中也会用WBGT指导预防中暑,并有相关分级标准。但那些阈值太低了,所以建议军队和消防(都有高温作业特点和特殊着装要求)可以参照美军相关技术文件(下文有图表),他们的资料更详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些。


(2)准备口服补液盐。



要结合当时环境的热指数确保每小时最低饮水量,再按照每500ml水配1包补液盐的量给个人配发好补液盐(最少要结合行军时间按每人每小时1包的量准备,并确保发到个人手里。口服补液盐平时能预防中暑,战时口服补液盐兑水口服还能增加一定血容量。基层应当用好它。

(3)准备好软膏。



行军途中磨脚磨裆是常有的事。建议提前领些凡士林软膏(四环素软膏也可以),出发前涂在脚底和大腿内侧,预防磨脚磨裆。

(4)香蕉。



前面说过科学补充电解质的建议。而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钠钾等,对提高运动耐力,防止高强度运动后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疲倦都非常有益。建议炊事班为大家准备些香蕉可以在行军途中休息时补充能量,比西瓜更好。

(5)干净的饮用水。



行军途中人员出现的热衰竭人员多因血容量不足导致出现一组临床综合征的,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我们在救治中咨询他们大多是由于没有及时补水。
为高温环境军事作业人员及时足量的供水是需要后勤部门重视的问题。水是预防炎热季节军事活动中人员中暑的最基本保障要素。具体要供应多少水,可参照前篇“陆战队如何预防中暑”里美陆战队那个电解质补充测算参考表,或者最少每人每小时500ml。在每个休息点都要确保行军人员能有足够的水源补充。

(6)一些治疗蛇虫蚂蚁咬伤的急救药。



你觉得阴凉的地方动物们也喜欢,你们可能会“亲密”接触一下,所以必须要准备一些蛇药片、抗过敏药物和皮炎的药物,最好准备1-2人份的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药。


(7)一定要认真勘测沿途的休息点



各休息点的距离间隔要合适,且让人员真的能有阴凉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并且能补充水分。


上述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成本最低的,建议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争取做到。否则极易出现批量人员中暑或损伤。这里如果偷懒,会在后续伤病员救治环节付出成倍的代价。


二、行军途中



1.各分队卫生人员要重点关注前面说的那些身体状况不佳的重点人员。

2.分队指挥员或者卫生人员要定时提醒大家适量补水,每15分钟最好能够补充100ml-150ml含电解质液体。

3.休息时要提醒大家解开装具散热,并将脚抬高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4.及时将自己的水壶或水囊充满水(这点在战时十分重要)。




从美军的相关资料看得出抬担架是重体力劳动。

三、中暑人员救治



以下是救护所救治中暑人员的体会


1.耳温枪更适宜中暑人员救治

虽然各种指南都强调测核心体温(肛温),美军院校指南(精兵前期发过美军军医大学中暑救治指南)不建议测耳道温度。但在批量中暑人员救治工作中的个人体会是耳温枪更方便快捷。肛表和口表在实际使用中很不方便,特别是遇到热射病抽搐的人,有体内破碎的危险;腋下与额头是放置冰块降温的常用位置,所以那两个部位测体温常测不准。只有耳道温度是方便测量且能准确测量的,并且耳温枪测量速度快,便于批量病员救治中使用(需要经常测量体温以确定治疗效果)。
图2 物理降温时腋下常放置冰袋,会影响腋温测量准确度

美军的相关测试也表明,耳道温度与直肠温度数值偏差较其他部位测温值相比是较小的。

1华氏度约等于1.8摄氏度

2.分类救治伤员。

炎热天气集体行军常会发生批量人员中暑。“批量”二字不用纠结具体数字,只要来的(或你预判将要来的)伤病员超过救治机构收治能力了,你就得参照批量伤员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救治。
对于那些热痉挛和热衰竭的,可以安排到阴凉房间休息,有条件的使用冰块或者冰水擦拭全身降温,并指导其尽早使用口服补液盐补液(有输液条件时也可输液),直到出现小便且颜色淡黄为止。同时还要密切监测体温(耳温枪的好处体现出来了),以免体温继续上升。
对于热射病的,要尽快降温,特别是头部。使用高流量供氧保护大脑,有抽搐的要及早上使用地西泮针(安定注射液)控制。

3.物理降温器材的准备

对于热射病的救治,关键是尽快将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温度。降温方法卫勤精兵去年的一个专家共识的帖子里已经说得较清楚(军队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这里主要谈谈器材的体会。

(1)要备几个冰帽。



实际救治中感觉冰袋与头部贴合度不好,头部降温效果不佳,建议还是要备几个冰帽备用。

(2)要多准备几个水池。



冷水浸泡是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降温方法。如配发了制式的热射病救援软式担架,一定要提前备好。

图3  热射病救援软式担架

如果还没有配发热射病救援软式担架,也可以买几个2米长的儿童泳池,这个价格更便宜,性价比更高些。
图4 儿童泳池也可给热射病病员浸泡降温


(3)要准备几个输液泵。



要尽快降低核心体温,除了冷水浸泡外,快速输注冷液体也是一个好方法。建议配备一些输液泵,将冷藏的生理盐水用输液泵高速输入体内降温。





四、行军结束后



行军结束后卫生人员还不能放松警惕,还可能会陆续有一些热衰竭的人出现,后面2-3天内会有不少腿疼、低热、头疼、恶心、腹泻的人前来就医,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是要指导其科学补充电解质液体。

五、其他



1.中暑对部队实战化训练影响非常大,需要各部门高度重视

若1个人发生中暑,则至少需要2-3人和1台车离队将其送回救治。而且中暑很容易批量发生的,救治过程中不但会牵扯大量人员精力,还会消耗大量淡水和大输液。这些人即使当天体温正常了,其后续几天的军事作业能力也是大幅下降的,会严重影响部队训练和战备水平。而预防中暑不仅是卫生一个业务部门的事,还和作训、军需部门密切相关,中暑发生前的任何一个行动筹划和保障环节出问题,都会在救治环节付出成倍的代价。

2.体能和热习服训练很重要

徒步行军途中容易出现中暑的大都是体能较弱的人员,因此预防中暑,一定要重视平时积极的体能锻炼和热习服训练。有条件的部队可以定期组织高温环境下的徒步行军训练,一方面锻炼人员高温环境下行军作业经验,一方面锻炼后勤保障经验,一方面也便于作战部门掌握自己部队高温环境下军事行动能力底数。因为对一些部队来说,行军的终点可能才是战斗的起点。

END


编辑:卫勤小组
投稿及合作邮箱:wqjingbi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往期推荐

1.  暑期部队高强度训练预防中暑专家共识

2陆战队如何预防中暑

3大暑已至,一文快速了解中暑防治知识


RECOMMENDATION

AUGUST WEATHER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